11月12日,構建全國城市公共交通安全應急保障體系即消殺測溫數據平台組建籌備會于北京豐台總部基地富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會議室圓滿召開。

本次會議由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安全應急分會組織相關企業共同參與。按照前期防控疫情(消殺、測溫)产品目錄庫的征集工作部署,在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的指導下,安全應急分會組織構建空氣淨化、消毒消殺、設備融合、安全應急解決方案及數據平台,目標旨在實現抗擊疫情、安全運營、智慧管控在城市公交、地鐵、交通樞紐、停車場、網約出租車等領域,爲政府以及住建、交通、衛健等部門提供大數據管控。

中國安防協會副理事長靳秀鳳、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产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做了主題發言,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共享經濟發展委員會執行主任金永濤、富盛科技、同方威視、北京明望傑安、北京博思廷、中電萬聯、蘇州安衆道等30家單位代表出席會議,並就如何在抗疫新形勢下構建科學、有效的公共交通工具的空氣淨化、消毒消殺、設備融合、測評數據平台和行業標准等建言獻計。北京洛陽企業商會等行業組織代表參加了會議。
靳秀鳳副理事長在發言中表示,中央領導明確指出:“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國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體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短板。”抗擊新冠疫情已經進入了新的常態化階段,公交、地鐵、出租、輪船等公共交通工具人員密集、流動性大,消殺、監測難度大,是新階段抗疫的重點防控領域。《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強化監測預警、風險評估、流行病學調查、檢驗檢測、應急處置等職能,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處置機制,健全醫療救治、科技支撐、物資保障體系,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靳秀鳳副理事長就抗疫安全應急工程的協作科研攻關做了工作動員,對如何實現將科研成果轉化爲安全應急产品提出了工作建議。宋廣生主任在發言時,對室內和車內消殺产品的情況做了介紹,並指出公共交通工具存在人流密集度高、流動性大的特點,人工消殺存在死角且工作量大、效率低的問題,公共交通應急管理應該在智能測溫、自動消殺、數據監測等方面實現突破。與會企業和科技機構代表紛紛建言獻計。富盛科技代表宋銀芳和鍾永強介紹了公司參與西藏自治區疫情防控大數據平台的經驗,建議應急安全工程的大數據系統要實現測溫、消殺、車輛安全情況、人員等大數據智能采集、智能分析和城市聯網;同方威視結合自身在地鐵、公交車等領域的抗疫測溫經驗,指出目前單體測溫存在誤差大、受天氣溫度影響大等問題,建議整合行業力量進一步改進測溫技術,通過大數據平台實現數據實時聯網;同方威視公司代表還表示,公司主要從事測溫产品的研發和生産,建議通過人工智能、人臉識別等技術,實現精准測溫;深醒科技公司代表,公司主要從事EID電子身份識別業務,建議公交應急平台通過公交卡、手機卡等EID芯片,實現實時掌握人員進出大數據,實現高效流行病調查追蹤;北京時代光華公司和北京中天九五公司介紹了自己研發的公共交通的智能消殺設備和最新消殺产品,可以實現實時高效消殺,不留死角。本次既是籌備會議,也是工作部署會議,會議邀請的企業和科技機構涉及公共交通安全的人體測溫、空氣淨化、消毒消殺、人工智能、大數據平台等各個環節,與會嘉賓的集思廣益,基本理清了城市公共交通抗疫安全應急工程系統的整體框架、技術難點和工程目標。會議決定,由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安全應急分會專家委主任朱肅生負責,盡快制定出抗疫安全應急工程系統的研發方案,並進行任務分工,由相關企業負責不同的子系統,同時抓緊制定行業標准,盡快將科研成果轉化爲實際生産力,爲科學抗疫貢獻力量。